週六假日想說趁兒子女兒沒事開車載公公出去走走


出門的時候竟飄起了雨絲


車子往平溪方向奔馳


途經莫內咖啡稍做休息....細雨紛飛...


在此之前有一對夫妻之外....喏大的庭園冷冷清清的就只我們一家...


逗留一會繼續前行


下一個目標是平溪的台灣煤礦博物館 


這裡幾年前跟老公兩人來過,很仔細的看過一遍,印象深刻


前一回天氣好,坐台車上到園區,記憶中的運煤台車..ㄎ一ㄎ一.....ㄎㄎ...


這次是第二回來了,在細雨中,打算開車上去......


在入口先購了票,一行五人,均一票價200


好說歹說,售票的大男生才答應給公公優惠免費入園


從入口上到園區...開車約莫10來分...


剛好趕上一團體正在導覽....解說員也是一個大男生


正解說著台灣煤礦博物館的故事


煤礦俗稱「黑金」,日據時期於平溪鄉築了運煤的鐵道供礦採運輸,從此改變了平溪鄉農間的風貌。


大量湧入的勞動人口,和較優渥的礦採收入,伴隨著是礦工不確定的生命


因此地方的信仰虔誠,每至年節祭祀、團聚總是熱鬧不已;


七零年代隨著煤業的沒落,老礦工凋零、不敵國外煤價下,礦場紛紛關閉成為廢墟,令人不勝欷噓。


然而在台灣煤礦博物館,你會發現很多事物充滿故事與回憶。


台灣煤礦博物館位於台北縣平溪鄉,前身是成立於1965年的「新平溪煤礦公司」


隨著礦產的減量枯竭加上國際煤價競爭,終於1997年停止開採


新平溪煤礦走入歷史,徒留荒廢礦場。


為記錄台灣煤業這重要史蹟、保存煤礦業相關文物、史料、器具等


董事長 龔詠滄 先生著手改造當年的廢礦場


將礦場規畫為「台灣煤礦博物館」使其成為一處適合親子同樂、具戶外教學的動態煤業博物館。


館內保留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、歷史資料與開採工具


為了讓參觀遊客真實瞭解礦工作業情形


館內設置一處如煤炭層狹小的訓練坑道,和全台唯一的模擬採煤巷


其完全依照實際比例條件搭造,從煤炭的形成、分布、開採到運送


讓您如同置身於過往開採情境中。


週邊豐富的生態資源亦是園區一項特色,有50年以上的台灣杜鵑與榕樹


春夏交替時更可于台車行駛的綠色隧道,欣賞油桐花、月桃花


園區還有一處水生植物區,每年夏夜裡螢火蟲將其點綴的繽紛,在螢火蟲季節裡可得預先報名。


而最具代表的明星是「獨眼小僧電車」


它是台灣第一部電氣化火車,亦是目前台灣還能行動的小「電」車


它是鐵道迷的最愛,其後拖運的是載運煤礦的台車


搭乘它彷彿時空穿越回到當年的礦採景象。


↑  左圖:山下入口售票處,均一票價200元


右上:山上園區入口後全景


右下:園區里礦坑口導覽解說區 




↑ 山上園區入口,搭乘台車上山的必經入口


自行開車上山的則停在入口左側停車場,再穿越小徑前往園區


↑ 正遇上前團導覽解說


↑ 左上圖是園區礦場坑道口


右下圖是台車車廂,車廂已有貼心裝置,下雨時用的是有遮雨棚的


今天剛好下雨,這六節有遮雨棚的台車,搭載著來自各方的遊客


↑ 坑口檢身處,礦工上班時必須在此檢查身體,不得攜帶違禁品如打火機、火種等進去



↑ 檢身處門口有礦工名牌,每個礦工均設有兩個顏色的名牌,黃牌在前,白牌在後。


黃色:進坑工作前,先拿黃色名牌去充電室換領整組的安全頭燈設備。


下班出坑後,交還安全頭燈設備,再取回黃色名牌掛上看板,表示已離開坑道。


白色:表示有人員進入坑道內工作。


主要判別礦工出、入坑人員的掌握,若尚有白色名牌於前,表示尚有礦工未出坑道。



↑ 安全燈攸關礦工在坑道內工作的照明安全


一般礦工在坑道內工作大約5至6小時


為應付長時間在坑道內工作,安全燈內備有兩條鎢絲



↑ 彥宜、朝威正專心的聽著導覽解說



↑ 來到礦工澡堂,這裡是礦工們下工時的快樂時光



↑   煤味道咖啡館





↑ 園區一隅

↑ 來到煤礦博物館,有三大體驗:


搭礦車遊園區(含導覽)


精彩礦業導覽


礦業記錄影片


以上都體驗完了,可以換個礦工的衣服,拍個礦工照留影


再到展覽室看看資料圖表


或者到煤味道咖啡館,喝杯下午茶,享受花園綠地


當然最開心的莫過於在園區跟景物台車拍照囉


↑ 園區的一景一物


↑ 廣闊的園區,盡是蜿蜒的鐵道枕木小徑



↑ 園區裡發現了野生的草莓,鮮豔小巧可愛




↑   園區一隅



↑ 園區裡的花草植物...雨中的台灣杜鵑、吊掛在一角的螃蟹蘭


不知名植物的果實



↑   園區裡的軌道痕跡



↑ 拍個礦工照:上衣、長褲、安全帽,頭燈、電池加雨鞋


記得還要提個便當喔



↑  園區一隅



↑   如果你是開車來的,那一定要再來一趟,搭台車遊礦區啦


↑ 獨眼小僧,後面拖著六節台車車廂


下雨天,台車掛上了遮雨棚


這輛位於新平溪煤礦的電氣火車頭,可說是台灣最早的電氣化小火車頭


車頂的集電弓及圓形車窗是最大特色


其主要動力來源是仰賴220V的電壓,推動兩顆大馬達


其可產生13.5匹的馬力,一次拉動20節的礦車都不成問題。


礦業於1939年從日本進口電器化車頭,服務於台灣的煤礦場。


在1997年新平溪煤礦停止開採後,


館方於2001年將傾毀的礦場電車之四台車頭的零件組裝於另二部車頭,重新修復行駛,


現在這二部電車可是台灣僅存的礦業電車。


具有超過半百歲數的獨眼小僧珍貴無比,吸引許多鐵道迷不遠千里而來


更有日本、德國的朋友搭機前來參觀。


台灣的國寶級電車,任誰搭乘都有種時光回溯的感覺,值得您來細細體驗。



↑  每節台車車廂內部設備,僅有的兩塊木板


坐在台車裡,ㄎ一ㄎ一...ㄎ..ㄎ...的


談不上舒適


左右搖晃


你可體驗一下,當時礦工入坑工作時,可是5~6人蹲擠在這狹小空間裡


↑ 由於我們是開車上來,園方在導覽即將結束之際,要我們去體驗搭台車遊礦場


朝威跟阿公坐在狹小的台車車廂,看起來有點擠喔


↑ 台車ㄎ一ㄎ一...ㄎ..ㄎ..搖搖晃晃下山


經過綠色隧道...終點站是月台公園


這趟單程約莫10幾分


同車的一位小朋友在下車後好奇的玩起車頭的燈


小朋友身後戴斗笠穿雨衣的阿姨


開這台車已經30幾年


在礦業繁盛時代到礦業沒落的現今


物換星移,不變的是,斗笠下,黝黑,滿是皺紋,憨厚刻苦認真的臉龐




↑ 看著遠方,阿姨告訴我們原車要返回


看以下精彩的倒車鏡頭


↑ 遠方盡頭是兩條鐵軌交會處


車頭要先推到盡頭處


再換到另一鐵軌



↑ 車頭已脫離車身,往前方推去



↑ 車頭已換到另一邊鐵軌,同車那對父子,好奇的看著這換軌過程 


↑ 現在車頭正從另一鐵軌向前推進


↑ 車頭經過身旁,阿姨正專注的掌著車頭
 


↑ 左上圖:車頭已推進到台車處


右下圖:車頭要到鐵軌盡頭交會處換軌,一如之前換軌動作



↑ 趁車頭換軌空檔,在這月台公園,四處瞧一瞧


這月台公園,以前還在此記錄煤礦開採量



↑ 距離坑口1.2公里的月台公園,當年為運煤電車的終點站


將運煤台車送至此,再由人力將載運的煤以180度進行倒煤動作。



↑ 台車要回頭了


趕緊上車坐定



↑ 左圖上:台車車廂間連結處..鐵製扣環


右圖下:台車返程行進間



↑    掀起台車外遮雨帆布,前一節車廂坐的是剛剛那對父子


回程路上,經過茶園、水生植物園區


這時依舊下著細雨....


在ㄎ一..ㄎ一...ㄎ..ㄎ..聲中...又搖搖晃晃回到園區


然後是觀賞15分鐘的影片


影片結束,走出簡報室


外面陳列著台車







 



 







 






 









 





voicexml
voicex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nn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